在这场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美团公司再度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雄厚实力。

1.美团外卖日单量连日超过9000万

近期,外卖市场战事激烈,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企业纷纷加入竞争,展开了一场异常火爆的“外卖争夺战”。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商务部等五大机构,就外卖市场所面临的关键竞争问题,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主要平台进行了约谈,由此这场外卖领域的激烈竞争才逐渐平息。

图源:市说新语

观察当前战场态势,阿里、京东、美团三家的外卖竞争格局中,美团依然占据上风。

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以来,美团外卖的日平均支付订单数始终保持在9000万件以上。若将饮品订单排除在外,仅聚焦于餐食类外卖,美团外卖在餐食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和总交易额占比均接近70%。

对此,美团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上述数据基本属实。

在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中,美团外卖的订单数量持续上升,这完全符合常理。

李响得知,近期我国外卖行业(涵盖即时配送的其他商品)的单日最高订单数已经超过1.4亿笔,其中美团平台占据了8000万至9000万笔,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目前,美团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笔,这种情况在业内是相当普遍的。

根据之前公布的数据,京东外卖的日订单量最高点仅略超2500万,而淘宝闪购的日订单最高值也不过略过4000万,相较之下,美团在外卖领域的表现显然是远超京东和淘宝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补贴竞争激烈的那段时间里,美团的平均消费金额达到了30元,而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平均消费金额仅为13元,京东的平均消费金额为14元,美团的平均客单价比另外两家高出超过一倍。

图源:美团

根据上述客单价标准,对三家平台的订单量进行综合分析,美团、京东外卖以及淘宝闪购的单日GMV峰值分别达到了27亿、3.5亿和5.2亿元,其中美团凭借明显优势位居首位。

面对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的激烈竞争,美团依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那么,它究竟采取了哪些策略或措施?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在此次外卖竞争的激烈角逐中,美团并未对奶茶和咖啡的补贴力度进行等比例的响应,反倒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对餐食这一高频刚需消费领域的扶持上,导致茶饮订单在其整体业务中的比例显得较小。

根据数据揭示,茶饮在美团外卖订单中所占比例仅为10%至15%,其对总销售额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这一现象也是导致美团平均订单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

在进入外卖市场之前,京东就已经与库迪等奶茶咖啡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降低价格策略来提升订单数量。进入今年五月,京东进一步增强了补贴措施,借助低价奶茶和咖啡产品推动餐饮外卖业务,从而使得其日订单量成功攀升至2500万单。

图源:京东黑板报

图源:淘宝

那边,淘宝的闪购功能刚一推出,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茶饮补贴上。短短6天内,日订单量便激增1000万单,21天后更是增至2000万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日订单量便突破了4000万,其增长速度之快,势头相当强劲。

茶饮的购买通常单价不高,而补贴成本相对较高,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考量,它更适宜用作提升销量的策略。

美团在送餐领域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比例,若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模仿此策略,不仅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还可能因为过度投资而损害整个业务的盈利水平以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美团在遭遇茶饮补贴热潮时,并未盲目地随波逐流。

观察当前市场状况,美团的该项策略显然显现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2.美团不走寻常路

自然,京东以及阿里对茶饮消费给予了大力度的补贴,这一做法从商业运作和市场战略的角度考量,无疑是恰当的。

茶饮的消费者基础广泛,消费频率也相对较高,主要吸引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这些年轻消费者对新奇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度,同时对价格也十分敏感,这无疑对京东和阿里的外卖服务业务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奶茶和咖啡品牌在营销及传播方面实力显著,新式茶饮领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崭露头角,众多品牌实现了连锁经营,品质管控也更加严密,这些特点与平台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健康外卖的目标完美一致。

图源:饿了么

因此,给予相应补贴,可以迅速吸引消费者,显著增强平台的流量和用户活跃度。以饿了么为例,其订单总量实现了翻倍增长,其中茶饮类订单的比重也上升到了25%。

综合观察三大平台的战略部署,各家公司都是根据自身的定位、所拥有的资源和市场洞察力,做出了各有特色的决策。本质上讲,这些决策并无高下之别,只是对应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而已。

然而,观察目前的外卖市场整体态势,众多平台在用户流量抢夺、商家资源捆绑、配送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短期内尚难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且和谐的竞争态势。

在上周举行的美团2025年股东周年会议上,公司CEO王兴明确表示,行业内存在众多参与者以及激烈的竞争是普遍现象,然而,这种不健康的、无效的“内卷式”竞争,对于平台和商家而言,从长远来看都是难以维持的,并且对整个行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此,美团公司坚决表示反对。

图源:美团

王兴强调,“我们是中国最早对外卖行业持乐观态度的参与者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行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对众多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坚信其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近期,刘强东在一场交流会上透露,在踏入外卖行业之前,他特地邀请王兴共进晚餐,并向其告知了京东即将开展外卖服务的计划。

这段时间我推测他可能对我有些微词。前些日子我曾询问,是否能在618期间邀请兴哥共饮,当时有一位与我们双方都较为熟悉的哥们儿提出,建议我稍作等待,认为此刻并非最适宜的时刻,我认为他的观点是合理的。

观察王兴与刘强东的立场,可知美团与京东在外卖市场的角逐,尚未画上句号。展望未来,二者间的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且难以分出胜负。

3.行业格局未定,不能掉以轻心

外卖行业迈向成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外卖行业竞争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美团、阿里、京东等企业纷纷开始倡导反对内卷现象,力图摆脱仅限于价格和流量的竞争模式,转而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旨在促进整个行业的持续稳定与进步。

就目前来看,京东似乎已经开始行动。

在此之前,刘强东曾在公开论坛上表达观点,提到:“从长远视角来看,行业内的竞争对持续发展是有益的。虽然大家关注的是我们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的竞争,但我们更重视的是支撑外卖业务的生鲜供应链。众所周知,单纯的前端餐饮销售难以盈利,我们应当依托供应链来实现盈利。展望未来,我们计划构建一种与美团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并希望这种模式能够让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既经济又安全的食品。”

显而易见,京东正将注意力集中到供应链这一领域,力图借助其卓越的供应链实力,在外卖市场中进一步扩大其份额。

面对京东的猛烈攻势,尽管阿里和美团拥有丰富的经验,却难免感到有些应对不暇。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巩固现有的优势,防止市场份额被侵占、用户忠诚度下降,已经变成了美团和阿里必须正视并有效应对的紧迫问题。

阿里、美团、京东的外卖“三国杀”,还远远没有结束。

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26年,我国外卖市场将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态势。其中,美团将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72.8%。饿了么将稳定其市场基础,占据22.1%的份额。同时,京东有望获得5.1%的市场份额。

尽管根据现有数据及行业走向,资本市场对美团和饿了么的未来发展持积极看法,然而市场变化无常,行业未来的具体格局尚不明朗,如同隔雾观花,还需持续关注以洞悉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