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自己吹的牛,哭着也得实现了。
一年了,人们盼星星盼月亮,也没等到Siri AI的升级版。
自去年全球开发者大会苹果WWDC召开以来,直至今年该会议再次举行,整整历经一年,公众并未见到更加智能、更加聪明的Siri问世,反而见证了该产品发布日期的三次推迟。
昨日,苹果公司高层领导首次公开承认,目前Siri的V1架构版本未能达到用户预期,因此已作出决定,将全面推翻现有体系,全面转向采用全新的V2架构。
因此,Siri AI的新版本在今年内无法推出,不得不将发布时间推迟到了2026年。
如此一来,我们不禁要疑惑,为何苹果公司的Siri人工智能新版本的开发如此之艰难呢?
2025发布会采访 图源:网络
一、从科技巨头到跳票狂魔,苹果AI什么时候实现
在2024年6月,苹果公司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隆重推出了“Apple”,并宣布其致力于打造的并非传统的人工智能,而是苹果特有的智能系统。同时,Siri的升级计划也被一同揭晓。
2024发布会截图 图源:网络
苹果公司构想的升级版Siri,将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连续对话能力、对屏幕内容进行感知,以及执行跨应用的任务,例如自动完成表格填写、实时追踪航班信息等功能。
同时,公司宣布与(GPT-4o)达成合作,旨在提升对复杂问题的解答效能,然而,这一功能的使用需要用户亲自发起调用。
2024发布会截图 图源:网络
原本依照苹果公司设定的方案,该功能预计在2024年的秋季与iOS 18.4版本一同发布。
不过,到了2024年9月,Siri AI项目首次遭遇了推迟,苹果公司不仅撤回了相关的宣传广告,还将原定的发布日期调整到了当年的4月,并且与iOS 18.5系统的更新一同发布。
然而,进入今年二月,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苹果AI战略核心的Siri升级项目,正面临软件漏洞和工程难题,这或许会导致某些功能延迟推出或受到限制。
随后,Siri的负责人坦承延期发布是“不光彩且令人难堪”,导致整个团队情绪低落。
苹果公司计划对Siri人工智能功能进行拆分,其中基础版本,包括实时翻译功能,预计将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推出;而完整版则将延期至2026年,与iOS 19操作系统一同发布。
至今,WWDC 2025的盛事虽已落幕,但观察当前情况,我们只能看到基础AI功能得以实现,诸如设备端的即时翻译、视觉搜索等应用;然而,诸如连续对话、屏幕感知、跨应用控制等关键特性,却再次推迟到了明年才能实现。
另外,深度整合仍然未实现,还在依赖手动调用。
图源:微博
苹果公司一度将Siri视为其自豪的技术亮点,然而它如今却陷入了困境,这是为何呢?
在今年的5月19日,彭博社发布了一份详尽的新报告,深入探讨了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战略,并具体指出了该公司在这一领域所犯的一系列战略错误。
技术固然是关键因素,然而,人心涣散,力量无法集中,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报告显示,苹果公司软件部门负责人克雷格・费德里吉对人工智能持怀疑态度。他并不赞同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过多资金,同时对于AI所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也持谨慎看法。
在他看来,此举可能会让其他工作的注意力分散,然而实际上并未带来相应的收益。即便其他高管坚信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革命,也无法使他改变看法。
与此同时,鉴于资金短缺且面临重重障碍,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负责人坦言,他始终未能高效地推进工作。
有博主分析,苹果的Siri团队和软件工程团队长期不和。
前者常被戏谑为缺乏目标感,而软件工程团队则因执行力出众而享有盛誉。
然而,AI团队薪酬丰厚、晋升迅速、工作节奏较为宽松,而软件团队则面临频繁加班和巨大压力。这种鲜明对比引发了强烈的不满情绪,文化差异逐渐加剧。在项目即将失败的前夕,AI团队还会预先记录开发过程,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在这种团队内部消耗的情况下,据苹果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他们对LLM Siri抱有极大的期望,然而苹果公司同时也在为其市场营销策略做准备,打算将Apple品牌与Siri进行区分。
这实际上是一种含蓄的认可,表明语音助手的恶劣名声正在对公司的人工智能声誉造成损害。
图源:微博
据《金融时报》披露,在WWDC大会即将开幕之际,苹果公司正遭遇为Siri系统植入人工智能升级技术的重重困难,外界普遍对其能否实现显著的AI突破持怀疑态度。目前,投资者们更关注的是苹果是否能够首先兑现去年的承诺,而非继续提出新的宏伟蓝图。
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对苹果公司的股价产生了负面影响。自今年起,苹果的股价已经下跌了大约18%,在“七大科技股”中,其表现可谓是垫底。
费德里吉于2025年的WWDC大会发表演讲,相关图片源自于当次发布会的截图。
在这种困境面前,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在今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不得不公开表示,由于技术架构的局限性,未能实现既定的质量要求,因此不得不将个性化Siri功能推迟推出。他首次公开承认了Siri的技术架构存在滞后问题。
换言之,苹果不再只是口头上画饼充数,转而坦白其引以为豪的Siri技术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至于最终的成果如何,苹果团队是会持续争论不休,还是能够克制住争议,如预期般推出Siri的新版本,这一切都尚待时间的检验。
二、苹果空手套白狼失败,引发市场不满
图源:网络
公众对苹果公司感到不满,这不仅仅是因为产品多次延期交付。事实上,在经历前两次延期之后,消费者,尤其是那些忠实的苹果手机用户,他们还是愿意给予公司更多的时间,并持续保持着期待。
然而,苹果在本次WWDC上的表现实在令人极度失望,进而引发了公众的不满情绪,成为点燃众怒的导火索。
从一开始,苹果“先画饼,再补课”的选择就是失败的。
在去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对智能Siri的展示仅限于一个视频原型,其功能的实现程度相当有限。其中,只有“跑马灯”这一功能得到了实际开发。
在2024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展示了升级后的Siri,新增了动态滚动显示的“跑马灯”功能,相关信息来源于苹果官方网站。
内部测试结果表明,AI在执行任务时的成功率介于66%到80%之间,这意味着在三次交互中,就可能出现一次失误。
在那段时期,苹果的AI技术遭遇了瓶颈,面临着“受制于人”的困境。公司明确表示,绝不允许AI Siri项目失利,这一立场与其一贯作风相符。然而,目前的情况似乎表明,苹果并未做好迎接成功的准备,除了不断推迟,别无他法。
或许,在WWDC的展示旨在稳定市场情绪,然而,空手得利之事并非易事,缺乏实质性成果,恐怕只会逐步导致市场信任的丧失。
有人会说,今年的WWDC,苹果不是落地了基础版AI吗?
的确,即便进展缓慢,苹果也没有原地踏步。
图源:网络
苹果AI的独特优势在于隐私保护和系统整合。
iOS 26新增端到端实时翻译,支持消息实时翻译;
视觉智能可识别屏幕内容并直接搜索、提取信息;
同时,我们构建了相应的架构,着重突出了数据在本地进行加工处理的重要性,以及隐私保护的关键性,并且提供了开放的接口,以便第三方大型模型能够顺利接入。
正因隐私保护措施的实施,苹果的AI技术难以获取充足数据以供训练,加之其他技术难题尚未得到解决,故而在与其他厂商的AI技术对比中,其差距尤为显著。
在核心AI功能上,Siri进阶对话功能推迟到明年;
硬件兼容性有限,老旧设备无法使用新功能;
另外还有国行设备功能受限,以及第三方应用兼容性问题。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并未发布智能Siri,反而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虽然宣称进行了重大升级,然而实际上主要是在细节处进行了调整,也因此受到了“挤牙膏式更新”的戏谑。
最大的变动体现在视觉设计方面,系统图标及界面均采用了“液态玻璃”的样式,呈现出类似毛玻璃的质感。不过,这样的设计却让苹果的新操作系统因外观过于不佳而引发了热议。
众多网民心中愤懑不已,对于你方Siri新版的延期发布尚可忍受,然而,系统却越变越丑陋,这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苹果公司终于放低姿态,坦白面对技术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苹果公司高层解释了Siri功能及其AI技术升级推迟推出的具体缘由,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
三、苹果自己画的饼,哭着也要做出来
苹果公司高层人员透露,第一代Siri在个性化功能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一缺陷使得其无法达到苹果对于高品质的严格标准。
最初的设计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其中一大难题在于,如何根据用户的邮件和消息数据,提供精确的反馈。
因此,苹果公司毅然选择了过渡至新一代的架构设计。尽管这一举措导致了功能发布的延期,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用户最终获得的体验能够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该转变预计于2025年春季完成技术上的调整工作,届时,稳定版产品有望在2026年春季与用户见面。
总体来看,苹果公司正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若继续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虽然投入巨大,但结果却无法确保;若选择放弃,又难以向投资者和消费者给出满意的解释。
从2024年起直至2026年,苹果公司让消费者等待的时间过长,以至于其他多家AI技术纷纷实现落地并投入使用,这一等待时间之长,以至于消费者对苹果的耐心和信任感均已逐渐消磨殆尽。
在解决众多挑战之前,苹果公司亟需培养的品质,恐怕是谦逊。做到所说之事固然值得称赞,即便言出未行也能得到谅解,然而,未竟其事却谎称已达成,这并非自信,而是欺诈。
想要重回科技巅峰,苹果必须拼尽全力,刻不容缓。